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,其特征为皮肤表面大片红斑和白色鳞屑脱落。虽然古籍中没有明确称之为“银屑病”,但在中医古籍中仍有记载类似病症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方
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,其特征为皮肤表面大片红斑和白色鳞屑脱落。虽然古籍中没有明确称之为“银屑病”,但在中医古籍中仍有记载类似病症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方剂。
最早有描述类似银屑病症状的文献是《黄帝内经》。在《素问·离合篇》中提到:“义利之欲,多以伐功成名;声闻之望,多以去形取神。宗臣非道,上下之命不终,阴阳胜负,因而作病;灸刀难癒。”这段话表述了内外因素对人的影响及造成疾病的可能性,其中“阴阳胜负,因而作病”可解读为体内阴阳失调,形成病症。针灸和手术治疗则相当于治疗病因,可见中医对治疗基本原则方面的关注。
在《伤寒论》中也提到“手足多汗如渍”,该症状与银屑病有相似之处,其中提到的方剂中包含当归、白术、茯苓等成分的方剂,在实践中也被广泛应用。
此外,《金匮要略》中介绍了“阴盛阳虚”、“风热外袭”等症状,可引起皮肤瘙痒、红斑等问题,且提出了诸如黄柏皮、地黄、白芷、防风等药物的应用治疗方案。
总体来说,古代中医史书中对于银屑病是没有明确记载的,但通过类似症状及类似治疗方案的描述,可看出对皮肤病的治疗及防治重视和规律的探索。在今天的治疗中,具有不动摇的地位。同时,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,也逐步将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融入到现代化的治疗中,取得了显着的效果。